Viewing Room Main Site

艾未未 Ai Weiwei

轮胎

斯德哥尔摩

2017年2月5日 至 3月26日

View from Ai Weiwei's exhibition 2017

View from Ai Weiwei's exhibition 2017

View from Ai Weiwei's exhibition 2017

View from Ai Weiwei's exhibition 2017

Ai Weiwei

View from Ai Weiwei's exhibition 2017

新闻稿

艾未未:轮胎
Forsblom 画廊 2017年2月5日 - 3月26日

 

我们很荣幸地宣布斯德哥尔摩画廊将以中国知名艺术家、政治活动家艾未未的展览《轮胎》开幕。观者们将会欣赏到这位艺术家包含了悠久中华历史、当代表现形式、艺术家前辈与同辈等多重意象的作品。本次展览由艾未未亲自策展,在影射当代社会不公的同时也蕴含着希望。

 

概念艺术、极简主义和禅宗,安迪•沃霍尔、波普艺术的非精英文化和达达主义的革命性美学:在艾未未的艺术中这些元素最终聚焦政治和社会问题等核心主题。作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的领军人物,艾未未于1981年搬到纽约,与包括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和王克平(Wang Keping)等人在内的艺术家群体共度十余年时间。在纽约的这些年,对马塞尔•杜尚作品的深入了解使艾未未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令他决定秉持着不断挑战艺术风格门类的态度去质疑强加于艺术与人类的限制。在概念性作品《摔碎汉瓮》(1995)中,破坏的动作通过一组三幅连续的照片记录下来,是艾未未在1993年返回中国后不久创作的。与地面碰撞时碎掉的陶片可以被解读为中国社会剧烈变迁年代的表现。尽管被记录下来的行为被视为对急遽的社会转型的评论,但同样也象征着希望。在此次斯德哥尔摩的展览中展出的用乐高积木拼成的翻版《摔碎汉瓮》重现了这部经典之作。 

 

艾未未作品的艺术效果中,视觉的表现与活动家的行为息息相关。经常和伟大的艺术性联系起来的大胆,体现在艾未未的身上,就是将那些致力于对抗不公的人的必要勇气包括在作品中。展览中的艺术作品围绕着因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大革命之间的断裂而产生的先决条件和问题展开。在这种大背景之下,艾未未着重强调了当代的议题,比如叙利亚难民跨越地中海以逃离战争恐慌的旅程。在对古代文物进行重造或是凭借对古典技艺的高度敏感度模仿制作雕塑时,艾未未创作出了历史与当代美学的结晶,既破旧立新又尊崇传统。他以极度的从容和具有批判性的角度,对当代政治事件和全球贸易等话题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记住》(2009)是一部于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作品。这部装置作品借鉴了Toys "R" Us玩具公司的商标,由9000个彩色的儿童书包组成并展示于慕尼黑美术馆的外墙上。作品的最初想法来自于2008年的四川地震。由书包拼合而成的汉字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开心地生活过七年”,这句话引用自一位母亲,她是丧生于坍塌校舍中的万千个孩子中其中一个的妈妈。通过参与联合公民调查,艾未未旨在揭露中国政府对灾害真相的掩盖以及对校舍豆腐渣工程的隐瞒。这件颇具争议性的作品与其受到的公众关注引发了国际上对中国当局的严正谴责。这也令艾未未与中国政府之间的长期矛盾更加凸显,并最终导致了2011年4月艾未未被关押81天的“失踪”事件。而在此之前一年,即2010年,伦敦泰特当代美术馆展出了艾未未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一亿颗“葵花籽”》——在艺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件作品由一亿余颗几可乱真的陶瓷“葵花籽”组成,由几个世纪以来烧制御窑的景德镇的工匠手工烧制、手绘而成。这些“葵花籽”铺满了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涡轮大厅(Turbine Hall),西方极简主义与古代中华传统工艺的精妙结合在这所世界级的博物馆中为观众呈现了一派恢弘的景观。

 

艾未未的关于现当代运动的渊博知识以及深刻见解,使他能够游刃有余地穿梭于电影、摄影、雕塑、建筑和策展领域。从未改变的是他对政治和意识形态影响的敏锐感知。通过大量的展出作品以及数字化工具, 艾未未的艺术正化身为变革的工具,努力传递希望与勇气,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艾未未于1957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和纽约帕森设计学院。艾未未在诸多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中举办过展览,如赫尔辛基艺术馆(2016)、伦敦皇家艺术学院(2015)、柏林马丁-格罗皮乌斯美术馆(2014)、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2013)、华盛顿赫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园(2012)、台北市立美术馆(2011)、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2010)以及慕尼黑美术馆(2009)。艾未未曾获得过多个奖项,其中包括纽约人权基金会颁发的哈维尔创意异议人士奖(2012)。

回到顶部